右上:赣榆区篮球超级联赛比赛现场。 左下:首届灌云县潮河湾少儿足球精英赛开赛。
当盐河巷外的巨幕转播“苏超”赛事引发市民围坐欢呼时,当少年们模仿苏超球员冲刺射门时,当赣榆区“篮球夜市”里农户的梨子被观赛群众抢购一空时——这个夏天,一场由“苏超”点燃的运动之火,正像黄海涨潮时的浪花,漫过连云港的街巷里弄,把热辣的运动底色,泼洒在港城人的寻常日子里。从乡镇球场的泥土芬芳到城市体育馆的明亮灯光,从专业赛事的激烈角逐到街头巷尾的日常锻炼,每个参与者都在汗水中尝到了热爱的滋味。
“虽然输给了盛虹队,但看到了差距,也明确了传接配合的提升方向!”8月9日,2025年徐圩新区足球赛第四轮比赛结束后,徐圩港控队的蔡宇抹着汗道。这位踢了20多年球的球迷,每周最期待的就是,在赛场与园区企业、机关单位的球员交流——工作再忙,踏上绿茵场的那一刻,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。
这场于7月19日开赛的赛事,汇聚了徐圩新区管委会机关、盛虹石化、方洋集团、洋井集团、徐圩港控、东辛农场等10支队伍,将通过两个月的单循环赛与淘汰赛决出冠军。
“这是徐圩新区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、激发园区企事业单位干事创业热情的重要举措。今后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,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,为打造活力新区、健康新区注入持久动力。”徐圩新区社会事业局竞体处处长徐红成表示。
在连云港,被足球点燃的热情远不止于此。近日,历时近一个月的2025年灌南县“迎省运”夏季足球联赛圆满落幕,12支代表队34场对决让全县沸腾。
在决赛赛场上,孟兴庄至尊队与汤沟酒厂队展开激烈角逐。双方球员全力以赴,你争我抢互不相让,通过巧妙的传控配合频频上演亮眼操作,赛出极高的水平与风采。球员们在场上拼尽全力,战斗到最后一秒,充分展现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风貌。经过激烈比拼,孟兴庄至尊队凭借出色的发挥和默契的团队协作,最终战胜汤沟酒厂队,夺得本次联赛的冠军。
近年来,灌南县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发展,以篮球、足球为代表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。“此次‘迎省运’夏季足球联赛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、交流球技的平台,也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。”灌南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、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徐茂干说。
绿茵逐梦,薪火相传。首届灌云县潮河湾少儿足球精英赛日前在杨集镇潮河湾景区开赛,吸引了来自盐城、淮安、宿迁以及连云港4市的12支小学生足球队参赛。
赛场上,小球员们毫不怯场:有的带着球灵活穿梭,躲过对手的围堵;有的看准机会一脚劲射,引得场边家长和观众齐声呐喊;偶尔出现的失误与欢笑,又让比赛多了几分童真童趣。紧张的攻防战里,既有团队协作的默契,也有不服输的拼劲,每支队伍都在用心诠释对足球的热爱。“这不仅是一场属于孩子们的足球‘盛宴’,更是全民健身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。比赛让足球走进更多乡村孩子的生活,点燃了他们的运动激情。”杨集镇镇长朱春月说。
北纬35°的黄海之滨,篮球激发的心跳声正穿透夜色。“青口队那几个三分球太准了,班庄队下个主场得盯死外线。”“海头队这轮赢球后积分咬得紧,冲前三就看后面几场硬仗了。”7月25日晚,赣榆区宋庄镇的红色主题赛场,2025年赣榆区篮球超级联赛(简称“赣超”)正打得激烈。村民们举着冰镇啤酒,聊得热火朝天。而这样的热闹,同时在全区15个乡镇上演。
“赣超”的魔力,藏在每个乡镇的“独家配方”里。班庄镇的滨水球场紧挨着石梁河水库,晚风带着水汽掠过赛场,球员们的汗水与湖水的潮气混在一起,让拼抢更添了几分野性;柘汪镇的海风球场很有“咸味儿”,运球时带起的沙粒成了这场海边对决的独特背景;宋庄镇的赛场设在全国道德模范纪念馆前,红色标语与篮球架相叠加,中场休息时播放的模范故事,让拼搏多了层精神注解。
8月10日的墩尚镇时代都市广场,更把这份热情推向了高潮,1.5万名观众把球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。精彩的三分远投划破长空,犀利的突破上篮势不可挡,严密的防守封盖令人拍案叫绝,每一次成功的攻防转换都扣人心弦,引发观众席如雷般的掌声与喝彩。59岁的张大爷举着孙女的望远镜说:“家门口看球赛,比过年赶集还热闹!”
这场焦点之战不仅点燃了现场,更火透了云端。赣榆融媒的直播镜头里,厉庄镇对阵塔山镇、城头镇对阵黑林镇的比赛同步上演,弹幕像潮水般滚动,超6.5万人次的线上观赛数据,让这场乡镇联赛有了“草根NBA”的架势。
场上战况激烈,场下观众为球队呐喊加油、敲鼓助威,化身球队永不缺席的“第六”人!“一口黄桃燃斗志,酸甜可口,挑翻对手。”“一块煎饼鼓拼劲,钢铁侠登场就强势!”赛场内外,风趣幽默的“观赛梗”标语既点燃球迷热情,也激发了球员斗志。
现场和比赛一样精彩的,是兄弟间PK较劲的乡镇“梗”:“赣想赣干,赣的漂亮”“‘蚝’气冲天,盖帽了”“钢铁的力量在‘柘’里”“‘宋’庄不送分,比赛第一,友谊第‘十六’”……这不仅是文化和体育的碰撞,更是海州湾畔的巅峰对决。作为赣榆区规模最大、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篮球赛事,“赣超”将一直持续到8月24日。
赛场外,当地农户支起的“篮球夜市”人头攒动。“晚上没事,来摆个摊,看完球赛的观众,顺道就把我家种的梨子买光了!”赣马镇黑坡村黄金梨种植户王大姐喜笑颜开。赛事期间,各承办乡镇同步推出特色农产品展销、喝羊肉汤、非遗体验等活动,带动周边消费增长。
“好球!”2025年连云港市“全民健身日”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灌云县第二届乡村乒乓球超级联赛总决赛,在灌云县体育馆拉开战幕。球台两端,球拍挥得虎虎生风,精彩回合一个接一个,喝彩声像潮水般涌来。
“决赛现场很震撼,让我大开眼界。大家水平都很高,我会全力以赴。这样的切磋机会能让我快速提升。”13岁的参赛选手孙梓瑜来自龙苴镇黄荡村,刚刚小学毕业。面对决赛现场的激烈比拼,她信心满满。孙梓瑜从三年级开始便跟随龙苴中心小学的老师学打乒乓球,体育老师的悉心指导让她进步显著。“我很热爱乒乓球,未来,我会一直打下去,争取能参加更多大型比赛。”孙梓瑜说。
“太棒了!”50岁的南岗镇岗西村参赛选手潘兴亚,打完球难掩激动,“咱这老球迷,能在家门口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,还结识了这么多‘球搭子’,这日子,美得很。”
这场“村乒”盛宴,早在5月24日就从杨集镇开场。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角逐,全县13个镇街分赛区比赛于7月19日圆满落幕。本次比赛设置了男子单打、女子单打及团体赛三大项目,共组织372个村(社区)代表队、2026名队员参赛,遴选出48支代表队参加总决赛,较首届2024年新增14支代表队、154名运动员,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,进一步拓展了“灌云村乒”的覆盖面和影响力。赛事覆盖灌云县所有镇(街道)的329个村(社区),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青春洋溢的“00后”到沉稳老练的“50后”“60后”,充分展现了全民健身的蓬勃活力。
“小乒乓”转活乡村振兴“大舞台”。“这场‘土味’十足的赛事,不仅让乡村球友有了展示平台,更通过‘土特产当奖品’的创新方式,带动农产品销售,助农增收。接下来,我们将以迎‘省运会’为契机,让更多‘幸福赛事’走进田间地头,打造更多乡村振兴新路径,铺就全民健身的‘幸福路’。”灌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马兆同说。
如今,“灌云村乒”的名号越传越远,周边县区的爱好者都来打听:“明年能不能组队参赛?”
“今晚约了海州体育馆的场子,7点钟,别忘了。”孟醒给“球搭子”发去消息。这个ballbet贝博暑假,她成了体育场馆的常客,而想在连云港的运动场地“占个坑”,必须全力拼抢。
这股“抢场热”的背后,是一批崭新的运动设施在“撑场面”。投资1.3亿元的海州体育馆,早就褪去了“新场馆”的生涩:乒乓球台擦得能映出人影,羽毛球网的张力拿捏正好。今年以来,全国气排球联赛(东南赛区)、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等多项省级以上赛事先后在这里开赛。而到了傍晚,场馆就被市民“接管”,球与球拍碰撞的“砰砰”声,比办赛时还热闹三分。
刘志洲山体育公园的山地自行车道,则藏着另一种野趣。5月刚办完江苏省青少年(山地)自行车锦标赛的赛道上,如今周末总挤满“民间高手”。“各类场馆建设不仅为赛事服务,更要成为全动的永久载体。球馆、跑道、骑行道,正织成一张‘能打球、能奔跑、能骑行’的全动网。”海州区文体旅局负责人说。
从“看赛”到“参赛”,“苏超”的热情正悄悄改变港城人的生活节奏。乐动力全民健身中心的青少年篮球赛场上,李刚投进压哨球后,蹦着和队友击掌庆祝,“我们班好多人看了‘苏超’后,都报名参加各种体育培训班。”场馆负责人翻着登记本说,“苏超”开赛以来,羽毛球、乒乓球的客流量涨了近五成,连储物柜都不够用了。
傍晚的市政府广场,更像个露天运动嘉年华。健步走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子,轮滑的小朋友像小燕子般穿梭,打太极的老人一招一式透着从容,打羽毛球的年轻人跳着扣杀。有人举着手机直播街舞,广场舞的队伍更是排了好几列,几百人在广场上各得其乐,运动的快乐像空气一样弥漫。
新兴运动也赶来“凑热闹”。瑜伽馆推出的“运动后放松课”,成了苏超球迷的“赛后标配”;飞盘爱好者在月牙岛的草坪上追着圆盘跑,笑声比风声还响;渔湾景区新添的飞拉达路线,吸引年轻人挑战岩壁;就连街舞工作室都借着苏超热度,编了“足球主题街舞”,学员们跳得有模有样。“以前以为运动就是跑步打球,现在连我家孩子都知道,想出汗能有十几种玩法。”市民王女士笑言,周末带娃去运动,成了全家最期待的事。
当苏超的哨声与港城的运动节奏同频,当新建场馆的灯光照亮每个普通人的运动身影,这里的全民健身早已不是一句口号。在连云港,运动正像黄海的潮汐,带着热爱与活力,浸润着每个平凡日子,让热辣的生活里,永远有奔涌的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